一、加强教育,筑牢事业单位登记“防火墙”。在对事业单位进行抽查前,学习并完善了《二连浩特市事业单位法人监管“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实施方案》和《二连浩特市事业单位法人公示信息抽查实施细则》,并通过下发文件,微信群通知等形式,指导各事业单位根据清单内容开展自查,逐步规范档案,强化社会监督和事业单位主体自律,为随机抽查工作顺利开展营造良好氛围。同时梳理各单位档案,做好抽查准备,并开展内部研讨,使每一名执法检查人员熟练掌握随机抽查内容和程序,为抽查工作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二、多管齐下,探索事业单位抽查“新思路”。按照抽查比例为3%抽取了三个事业单位,随机选派了3名检查人员。检查过程中,执法人员各负其责、互相监督。一是通过查阅档案资料、核对信息、现场查看以及座谈方式对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管理、年度报告、公章证书管理、业务开展情况等工作进行核查。二是梳理了在日常工作中经常在事业单位登记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形成了《年度报告常见问题解答》的材料,在检查过程中提供给被查单位学习。三是开展了面对面答疑,被查单位可以将日常事业单位登记中梳理出现的问题向我办专业人员进行问答。
三、联合出动,打出事业单位监管“组合拳”。邀请了我市编办事业科室专业人员联合检查,重点针对事业单位的业务开展情况进行检查,对照下发的“五定”内容,结合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相关文件精神,了解事业单位人员配置、业务开展等情况,力求准确摸清事业单位的运行情况。对于发现的僵尸单位、职能弱化事业单位、履职不力的事业单位,将纳入下一步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四、加大曝光,发挥事业单位抽查“威慑力”。按照“依法实施、公开高效、公开透明”原则,现场填写了《事业单位法人公示信息实地核查记录表》,核查结果经法定代表人签字、事业单位盖章确认后,通过机构编制网站向社会公开,同时向信息平台推送共享,对存在问题的事业单位,限时整改,并报送整改情况报告。